清晨,我一人走在大街上,吹過一縷微風,我掃視著那繁華的街心,仰望著那一棟棟高樓大廈和藍天白云里的飛機,看到馳過的一輛輛汽車,不知不覺就走到街道盡頭,來到一座古橋。俯視那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一位婦女在搗衣,一名兒童正在小溪旁的石板路上開著一輛玩具車。一對老人坐在平靜的小溪旁,悠閑得釣著魚,釣上了幾條肥肥的大魚。
看到了一位位百姓甜美的生活;看到了一位位老人幸福的微笑;仰望到了一幢幢高大的房屋和一架架雄偉的飛機;看到了這一幕幕唯美的畫面。這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這能跟以前的中國作比較嗎?絕對不可能。雖然現在我們中國強大起來了,但以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樣的呢?所以,我決定采訪了一下我的爺爺,想了解一下他小時候的生活究竟是如何。 爺爺說:他們以前都是住破破爛爛的稻草屋。進進出出的路都很窄,很小,家旁邊很少有綠化,全都是田。并且,天天吃素菜,基本上二個月才能勉強吃一次肉。有時,半年才吃一次肉。那時,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車、三輪車。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冬天穿的基本都是棉襖,沒有羽絨服。上學的地方只是一間矮矮小小的房子。聽完爺爺的描述,我有一絲吃驚,想不到爺爺小時候的生活居然那么苦,那么艱辛,那么節約!再想想現在的我是怎么樣的,不禁有一點愧疚。從現在開始,我決定了,一定要珍惜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并且要做到勤儉節約、好好學習!
做完對爺爺的采訪,我就開始想:我們中國從落后,艱難的環境變成強大、團結的現在。那么,肯定有一段艱辛、困難的筑夢歷程。首先,經濟是一個大問題。有些地方貧困,有些地方富有,必須要讓貧困的地方得到一定的改善。不僅要老百姓解決溫飽問題,而且要讓整一座鄉村變得更文化,更協調,更開放。也就是達到“基本小康”,這樣,經濟才會有所改善。并且,要從“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讓全國大部分人民都達到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當然,一定少不了我們浙江人民的頑強拼搏,開拓創新。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更要做好中華民族的下一代接班人。并且,不僅要勤奮學習,更多的是要創新實踐、崇尚科學,發現更多的奧秘,創新美好未來!100字日記 www.turnstiles.com.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