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鴻門宴》有感
項羽,在打仗這方面他確實驍勇善戰,可在計謀方面卻遠遠不及范增與張良。最后,他就因這沒有計謀就與天下擦肩而過,將萬里河山拱手讓予劉邦,劉邦成了漢朝的開國皇帝,而項羽僅僅止步于西楚霸王。為什么這樣說呢?其實,這些都源于我讀了史上著名的《鴻門宴》,引發了我的許多感想。
鴻門宴主要講了項羽聽聞劉邦想做“;關中王”;后非常氣憤。劉邦得知后,思前想后,自己的兵馬與項羽的兵馬相差30萬,實力懸殊,所以劉邦不得不去低三下四地給項羽賠禮道歉。可當時范增早已料到劉邦是一個深不可測的人,因此勸說項羽上了劉邦,可項羽優柔寡斷,沒有殺劉邦。宴會上,劉邦的軍師----張良早已料到,因此勸劉邦趕緊離開,臨走時,劉邦還留下了禮物,但范增因項羽沒殺劉邦,氣的直接把劉邦送給他的玉斗砸得粉碎,還聲稱:“;天下看來要是劉邦的了,我們就干等著做他們的俘虜吧!”;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范增對于項羽的優柔寡斷、錯失良機的行為而氣憤,尤為失望。另外,其實項羽選擇原諒劉邦,說好聽點兒,是心胸寬廣;說難聽點兒,就是目中無人、驕傲自大,壓根沒把劉邦放在眼里,自以為自己很厲害,他不敢做什么。項羽優柔寡斷,根本沒有完全狠下心來殺掉劉邦,他原諒劉邦,這并沒有錯。他完全有實力坐上皇帝之位,那個金碧輝煌的龍椅,可他卻不聽忠臣之言,優柔寡斷,不賞識人才,這才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項羽具備所有跟劉邦“;搶天下”;的能力,甚至已經超過了劉邦,但唯獨卻少了個“;狠”;字,最終,就恰恰輸在了這個“;狠”;字,令他跟“;統一天下”;的帝王寶座擦肩而過,又眼睜睜看著劉邦坐穩了江山,成為了漢朝第一位皇帝——漢高祖,項羽卻血染烏江。
如果當初項羽狠下心來,估計走投無路的會是劉邦,而不是項羽吧!項羽因優柔寡斷失天下,最后也只得了個凄慘下場,烏江的江邊染盡血紅……日記100字 www.turnstiles.com.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五年級:叢嘉煜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