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 ,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每當耳邊回響著這樣的旋律,都會使我仿佛身臨其境,看到了閩南的光輝,又想到了在學校觀看的《海納百川閩南韻》,做為一名閩南人,我覺得很自豪!
首先,是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提線木偶。提線木偶又叫嘉會。對了,可能大家不知道,提線木偶有的四條線,有的八條線。而我們閩南的提線木偶有三十六條線之多額!通過這三十六條線,可以讓人物的動作栩栩如生,端茶壺,拔劍……做出你想象不到的事,提線木偶堪為一絕,但若在操作上稍有差錯就會“天下大亂”。學習如何操縱提線木偶少則十余載,多則付出一生的心血,沒有所謂的速成班,所謂艱苦,但它的文化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提線木偶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
閩南文化是以泉州、漳州、廈門為核心區域的,閩南文化經歷先秦時期閔越的融合,漢晉至唐末五代時期初步形成,經歷了宋元時期的發展,最終形成了內陸和海洋兩種文化兼備的獨特內涵。一九七七年,一張攜帶錄制有世界上六十種語言的鍍金唱片隨著美國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飛往太空。在“入選”的的眾多語言中,閩南語也榜上有名,作為中國的一種語言,閩南語能脫穎而出,到銀河中游蕩,可見閩南話的獨特魅力。閩南人心中的信念,令人念念不忘.,閩南歌更是受人喜愛,比如《愛拼才會贏》……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地區和國家是臺灣和新加坡。
接著,來說說閩南的建筑文化吧……閩南大厝的特點是紅磚紅瓦,非常艷麗。閩南建筑用料講究,工藝精湛,裝飾華美,布局規整,軸線對稱,富有多元創造性和趣味性。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宮殿式”俗稱“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橋蔡資深民居是其代表作。此外,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樓式”的閩南僑鄉民居“番仔樓”也是其代表作。100字日記 www.turnstiles.com.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我們泉州還有許多讓后人敬佩的文化遺產,做為一名閩南人,我覺得很自豪!但許多都被破壞了,作為泉州的小公民,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泉州的文化遺產喔!
【第2篇】
央視4套在《文明之旅》節目中播出了《海納百川閩南韻》,與海內外觀眾一起品味獨特的閩南文化。
節目一開始就展示了富有閩南特色的提線木偶,像我這樣對戲劇并不感興趣的人也被吸引去了目光……表演的時間并不長,節目很快就切入了主題。
中共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女士和江西師范大學的方志遠教授被邀請來到節目為我們講解。
他們為我們講述了提線木偶的悠久歷史,以及它的控制難度;講了給外星人的唱片中,閩南語獨特的文化魅力;從美麗賢惠的惠安女到從閩南人不服輸、不言敗的積極向上精神;從“紅磚古大厝 ,閩南小故宮 ”的“皇宮起”到中原音樂遺響“南音”;從聞名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到和平共處的“世界宗教博物館”……黃少萍女士從這些代表性閩南文化中插入一個個事例,生動的我們講述了閩南文化的起源、形成、發展傳播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閩南文化那種特別的魅力。
“閩南文化的特質概括起來,是愛拼敢贏的精神氣質,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學,重鄉崇祖的價值觀念和重義求利的生活理念。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先生曾經這么說過,他說,閩南文化源遠流長,來自河洛,航向四方。閩南文化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開放的理念、拼搏的精神!” 黃少萍女士如此為我們總結。的確,閩南人勤勞堅韌、開拓進取、愛拼敢贏,閩南文化更是包含兼蓄,海納百川。
閩南文化是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經歷先秦時期閩越的融合,漢晉至五代十期初步形成,經歷了宋元時期的發展,最終形成了內陸和海洋兩種文化兼備的獨特內涵。閩南文化擁有如此美麗,我們應該更好的傳承、保護它。我們不僅要保護物質上的文化,更要保護精神上的文化,更好地去傳承它、弘揚它!
本文語音版: